家长群任务过多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涉及学校管理、形式主义蔓延及功能定位偏差:
部分学校将本应由自身承担的工作(如班级清洁、秩序维护、活动组织等)外包给家长群,通过接龙、投票等方式分配任务。例如,邀请家长进课堂分享、参与文明创建活动等。
形式主义与政绩考核压力
政府部门或机构为完成数据指标(如公众号涨粉、民意调查等),通过家长群强制要求家长参与投票、填写问卷、推广产品等。这种“指尖形式主义”导致家长群功能异化,增加家长负担。
家校职责边界模糊
家长群本应聚焦家校沟通,但实际被用于分配教学辅助任务(如手工制作、调研报告等),甚至出现商业推广内容。这种权责不清导致家长被迫承担非教育相关工作。
缺乏规范与沟通机制
部分学校未明确家长群使用规范,导致任务随意性高。例如,家长可能因人情关系或避免冲突而接手任务,形成“潜规则”,进一步加剧群内压力。
建议:
学校应明确家长群功能定位,仅用于家校沟通;政府部门需合理设计考核指标,避免强加非必要任务;同时建立家长群使用公约,保障家长休息时间和群内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