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防火间距需遵循以下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基本计算公式
防火间距计算公式为:
$$D = d + K_1 + K_2$$
其中:
$D$ 为防火间距(m);
$d$ 为基础间距(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如高层民用建筑13m、甲类厂房12m等);
$K_1$ 和 $K_2$ 为修正系数,根据建筑耐火等级调整。
二、起止点确定原则
- 储罐与建筑间距从外壁算起;
- 堆场间距从相邻堆垛外缘算起;
- 变压器间距从外壁算起;
- 道路、铁路等从最近侧边缘算起。
三、影响因素与调整
建筑特性:
考虑外墙装饰、幕墙等可燃构件;
耐火等级低于四级时,间距可按四级建筑确定;
高层建筑需满足云梯车操作半径(≥4m),甲类厂房相邻间距不宜小于4m;
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占地面积。
四、规范依据与标准
主要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及专项标准(如《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GB50156-2021);
特殊场景(如加油加气站)需同时满足与居住区、相邻企业的防火间距要求。
五、测量与验收
沿建筑周边选择最近距离测量,允许负偏差≤5%;
通过连廊、天桥等连接时,按独立建筑计算间距。
六、示例计算(以乙类厂房为例)
基础间距:12m(高层);
修正系数:K1=0.8(二级耐火等级);
K2=0(无天窗屋顶);
总间距:$D = 12 + 0.8 times 12 + 0 = 21.6m$。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确定防火间距,确保符合规范并兼顾安全与资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