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解读 职业培训 如何划分实质性审查

如何划分实质性审查

发布时间:2025-05-12 07:16:32

实质性审查的划分主要依据审查时机和流程,具体分为以下两类:

一、即时审查制(一次性审查制)

如何划分实质性审查

定义

形式审查通过后,专利局立即对申请内容进行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审查,无需申请人额外请求。

特点

- 优点:

减少诉讼纠纷,确保专利质量;

- 缺点:审批周期较长,需庞大审查机构支持。

如何划分实质性审查

二、延迟审查制(早期公开请求审查制)

定义

形式审查通过后,专利局先公开申请案,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提出实质审查请求,随后进行审查。逾期未请求则视为自动撤回。

特点

- 优点:

申请人可自主选择审查时间,避免过早公开;

- 缺点:公开后可能面临他人抢先申请的风险。

如何划分实质性审查

三、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三年内可随时请求实质审查,逾期未请求视为撤回;专利局也可自行启动审查。

四、适用范围

专利类型:仅发明专利实行上述分类,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通常采用形式审查制,但需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要求。

温馨提示:
本文【如何划分实质性审查】由作者 冯老师 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学习笔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505356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