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模流分析报告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以下是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网格质量检查(基础要求)
上下表面网格匹配率需达到90%以上,确保流场连续性。
- 平均边长比 <3:1
- 最大边长比 <6:1
检查是否存在几何错误导致网格重叠或间隙。
二、工艺参数审核
- 充模时间:
通过云纹图观察熔体到达不同位置的时间,理想情况是流速均匀分布。
- 剪切率:注射时剪切率不得超过材料许可值,避免降解或黑点缺陷。
- 最大剪切应力:零件内部应力需低于材料屈服强度,防止开裂。
开模时间需配合注塑周期,避免过早开模导致填充不足。
三、结果解读与评估
注射结束时的压力应均匀分布,避免局部高压引发缺陷。
通过动画或云纹图观察熔体流动是否顺畅,是否存在堵塞或湍流异常。
- 缩印/缺料:
检查是否因填充不足导致,需调整充填时间或工艺参数。
- 表面缺陷:如黑点、白斑,通常与剪切率过高或冷却不足有关。
- 翘曲变形:分析冷却系统有效性,必要时增加冷却强度。
四、报告规范性
参数设置:核对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速)是否与实际生产一致。
结果对比:将模拟结果与设计目标(如填充时间、应力值)进行对比,判断是否满足要求。
注意事项
有限元分析存在误差,需结合经验判断结果合理性。
复杂零件建议增加网格密度或采用高级分析功能(如瞬态分析)。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系统地评估模流分析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为工艺优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