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家长会时,老师需从会前准备、会场布置、会议流程、沟通技巧及会后反馈五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具体如下:
一、会前准备
明确会议目的
确定主题(如学习情况、行为规范、家校合作等),结合学校要求与班级实际制定方案,明确沟通重点。
材料与资料
准备签到表、成绩单、优秀作业、任课教师介绍等,确保内容详实客观,语言生动凝练。
联系家长
提前沟通家长需求,邀请家长发言,并协调任课教师参与,形成家校协作网络。
二、会场布置
环境整洁
整理教室卫生,摆放课桌椅成口字形或弧形,设置欢迎标语和展示区(如学生作品、荣誉榜)。
细节关怀
设置指路牌、接待员,摆放感恩卡(学生制作),营造温馨氛围,增强家长归属感。
三、会议流程
开场与介绍
班主任致欢迎辞,介绍班级情况(学习、纪律、活动等),展示学生成果。
主体交流
- 重点反馈学业表现,用数据说明进步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 任课教师分段介绍学科要求,解答家长疑问。
互动环节
邀请家长分享教育经验,设置主题讨论或才艺展示(需提前协调)。
四、沟通技巧
态度与语言
保持亲切真诚,多用鼓励性语言,避免批评性表述,展现专业素养。
倾听与反馈
主动询问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及时回应关切,强调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五、会后反馈
总结与跟进
整理会议记录,向家长发送反馈,明确后续合作方向,建立长期沟通渠道。
个性化方案
针对问题学生制定成长计划,与家长共同制定监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