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家长面试问题主要围绕学生背景、家庭教育、家校沟通及未来规划展开,具体可分为以下五类:
一、学生情况
询问孩子在学科、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兴趣和特长(如“您觉得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哪些特别的兴趣或者才艺?”)。
关注学科优势与薄弱环节,如“孩子在某一学科上是否需要帮助?”。
二、家庭情况
包括父母职业、教育程度及家庭氛围(如“您和孩子的家庭背景如何?”)。
考察家长对教育的价值观(如“您对孩子的教育期望是什么?”)。
三、家校沟通
了解日常沟通习惯(如“您平日如何跟子女沟通?”)。
询问对学校教育及管理的看法(如“您对学校有哪些建议?”)。
四、未来规划
明确升学意向及规划(如“您对孩子的未来职业或学业发展有哪些期望?”)。
考察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意愿(如“您会如何支持孩子的学习?”)。
五、其他关注点
行为习惯:如时间管理、独立性培养等(如“您每日陪孩子的时间是否多于一小时?”)。
价值观:对网络使用、社交规则等问题的看法(如“您如何教育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
建议:回答问题时需结合孩子实际情况,突出家校教育理念一致性,避免仅聚焦学业成绩,可适当提及家庭文化、社区参与等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