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对基准点的复核是确保工程测量精度和数据可靠性的关键环节,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一、复核前准备
核对基准点的原始资料,包括设计图纸、移交文件等,确认基准点坐标、高程等参数是否与设计文件一致。
人员与设备准备
- 确认测量人员具备相应资质,熟悉测量规范。
- 检查测量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的精度等级、校准状态及操作规范。
二、复核实施步骤
现场检查
- 核对基准点设置是否符合规范,包括位置、标记、稳定性及可识别性。
- 检查控制点周围环境,确认无施工活动干扰。
精确测量
- 使用水准仪、全站仪等仪器对基准点进行三维坐标(X、Y、H)测量,记录实测数据。
- 采用闭合差计算方法,评估测量精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X轴、Y轴、H高程偏差需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数据对比与校正
- 将实测数据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分析偏差原因(如仪器误差、设置偏差等)。
- 若存在偏差,需及时调整基准点位置或重新测量,并报监理审批。
三、复核后管理
复核报告编制
汇总测量数据、偏差分析及处理措施,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监理及业主。
资料归档与追溯
- 留存测量原始记录、复核报告及调整方案,便于后续质量追溯。
- 使用同等级或更高等级控制点进行静态校核,验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四、关键注意事项
责任分工: 施工单位需负责具体测量工作,监理单位进行复核与监督。 精度要求
动态管理:施工过程中需定期对基准点进行复测,确保长期稳定性。
通过以上步骤,监理可有效保障基准点的准确性,为工程测量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