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领域数学活动“比多少”的设计,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信息,可整理为以下核心内容:
一、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实验,理解相同量的液体在不同容器中保持不变的特性。
培养量守恒意识
引导幼儿关注物体数量或容量在形态变化中的稳定性。
提升合作与表达能力
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实验,并用语言描述操作过程与结果。
二、活动准备
材料: 大小、形状不同的透明瓶子、杯子(每人2组,每组2个相同容量饮料)。 辅助工具
三、活动过程
通过故事(如小熊和小狗比饮料)引发幼儿兴趣,提出问题:“饮料一样多吗?”。
直观感知
让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瓶子中液体的凹凸差异,讨论为何相同量的液体在不同容器中高度不同。
实验操作
- 幼儿将液体倒入相同大小的容器中,观察水位变化。
- 通过记录表记录数据,比较两次操作的结果。
概念理解
引导幼儿总结:“虽然瓶子形状不同,但饮料的量没有改变,这就是容积守恒。”。
拓展延伸
可结合种子摆放、物体计数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数量对比能力。
四、活动重点与难点
难点:解释水位变化与容器形状的关系。
五、作业与延伸
课后让幼儿观察校园物品(如铅笔、书本),数一数、比一比,与同伴分享发现。
通过以上活动设计,幼儿在操作与讨论中逐步建立对容积守恒的认知,同时提升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