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田不是动词,而是名词,指用土堤围成的农田,主要用于防洪和灌溉。其读音和含义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低洼地区四周筑堤防水的田地,通过开闸放水进行旱涝调控,是汉代围淤造田发展而来的农业设施,至唐代已相当成熟。
相关概念
- 圩墙(xūqiáng):用土石筑成的围绕村镇的墙,与圩田的“圩”同音但不同义。
- 圩户(xūhù):耕种圩田的农户。
二、发音说明
正确读音: 圩田的“圩”读作 wéi
误读说明:部分资料误将“圩”读作 xū(如集市),但该读音属于“圩”的另一独立含义,与“田”组合成“圩场”等词。
三、补充说明
圩田作为农业术语,最早记载见于北宋沈括的《万春圩图记》,是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代表。其构造包括堤岸、涵闸等设施,通过调节水位实现旱涝调控。
综上,圩田是专指特定农田类型的名词,与动词无关,且“圩”的读音需根据语境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