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家长参访流程的详细说明及记录模板,供参考:
一、家访前准备
通过电话、短信或书面形式与家长确认家访时间、地点及目的,确保双方信息准确。
资料准备
整理学生在校表现记录、学习情况分析、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便于交流时使用。
环境准备
若为机构(如驾校),需保持接待区域整洁,播放轻音乐营造氛围,并提前熟悉学生信息及谈单内容。
二、家访过程记录
基本信息记录
- 学生姓名、班级、学校、家庭住址等基础信息。
- 家访时间、地点及参与人员。
交流内容要点
- 学生表现: 描述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兴趣爱好等。 - 家庭环境
- 教育观念:了解家长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期望及建议。
- 问题与建议:针对观察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记录家长反馈。
注意非语言行为,如沟通能力、动手能力等,通过提问引导家长分享教育经验。
三、家访后总结与反馈
问题梳理
总结家访中发现的问题,如学习习惯、家庭沟通等,并分类记录。
解决方案
针对问题制定初步解决方案,如定期家校沟通、学习辅导计划等。
反馈与建议
将家访结果反馈给家长,介绍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进步,同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跟进计划
确定后续跟进措施,如每月电话沟通、阶段性评估等,并记录时间节点。
四、家访报告撰写
结构规范
- 引言: 家访背景、目的及时间地点。 - 主体
- 问题与建议:核心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 总结:家访效果评估及未来展望。
注意事项
保持客观中立,避免主观评价,重点关注行为观察与沟通启发。
示例记录模板
| 时间 | 地点 | 家访对象 | 主要内容 |
|------------|----------|----------|--------------------------------------------------------------------------|
| 2024-03-09 | 家庭住宅 | 张三同学 | 学习态度积极,但作业完成效率需提高;家庭氛围和谐 |
|| | | 建议家长制定作业计划,学校将提供辅导支持 |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记录家访过程,促进家校合作,共同推动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