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文职人员的学历培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针对新招录聘用的文职人员,在试用期内进行,时间通常不少于2个月。
培训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训练、军事共同基础训练等公共科目,以及拟任岗位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等专业科目。
整合了原有的在岗培训、专业培训、任务培训,明确培训指向,帮助文职人员了解并尽快上手岗位工作。
与军队其他人员培训政策相衔接,持续提升其履职尽责能力。
根据岗位特点和工作需要对文职人员进行的培训,以提高其履行职责的能力。
整合了原有的在岗培训、专业培训、任务培训等。
鼓励文职人员在岗参加与岗位履职密切相关的学历升级教育。
符合规定条件的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文职人员,可申请脱产参加军地研究生教育,并与所在部队签订脱产学习协议。
还可根据需要安排优秀文职人员出国(境)参加科研教育交流活动等。
文职人员在不影响履行岗位职责的前提下,可以申请在职攻读与聘用岗位专业一致或者相近专业的学位。
具体流程包括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聘用单位政治机关审批并报军区级单位政治机关干部部门备案。
对于有更高学历提升需求的文职人员,军队提供脱产学习的机会。
文职人员自愿脱产攻读学位时,需向聘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情况,聘用单位应当与其解除聘用合同。
完成学业并取得学位后,原聘用单位应当优先聘用。
军队文职人员还可以参加强军计划,该计划覆盖北大、清华、哈工大等一流名校,能够减免学费,且不影响调职调级,工资也照常发放。
强军计划为文职人员提供了进入顶尖高校深造的机会,极大地促进了其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文职人员培训纳入军队人员培训体系统一组织实施,同时坚持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相结合。
还可利用国家和社会资源,如到各级党校参加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或到地方院校、科研机构参加业务或技术培训等。
军队也可与地方有关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培训合作机制或定点培训基地。
建议
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文职人员应根据自身需求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的培训课程和学习方式。
注重实践与应用:在培训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保持积极心态:学历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持续的努力。
通过以上培训方式,部队文职人员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和专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为军队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