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个关于儿童音乐玩具的教案设计,综合了音乐欣赏、乐器体验和互动游戏三个维度:
一、活动目标
- 能感受音乐节奏、旋律及情绪,初步理解《玩具进行曲》的ABA结构。
- 通过对比《摇篮曲》与《玩具进行曲》,体会进行曲的活泼与神气。
乐器探索与创作
- 认识不同音乐玩具(如小鼓、铃鼓、钢琴模型),了解其发声原理。
- 鼓励幼儿自主创编动作或改变玩具玩法,体验音乐与动作的关联性。
合作与表达能力
- 通过分组演奏和集体游戏,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 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音乐与动作的关系,提升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教具: 各种音乐玩具(塑料玩具、毛绒玩具、打击乐器等)、音乐播放设备、《玩具进行曲》及《摇篮曲》音频。 材料
环境:宽敞明亮的音乐活动室,地面铺上柔软垫子以确保安全。
三、活动过程
1. 热身与导入(5分钟)
身体律动:带领幼儿做拍手、跺脚等简单动作,调动情绪。- 音乐感知:播放《摇篮曲》,引导幼儿安静聆听,感受轻柔氛围。- 对比体验:切换《玩具进行曲》,引导幼儿用踏步、摆动手臂等动作回应,感受节奏变化。
2. 音乐玩具探索(10分钟)
认识玩具:逐个介绍玩具名称、特点及发声方式(如小鼓敲击、铃鼓摇摆)。- 自由探索:幼儿自由选择玩具,尝试不同玩法,教师巡回指导。- 创编表演: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创编动作,例如用小汽车模拟行驶、用娃娃表演故事。
3. 乐器制作与体验(10分钟)
材料准备:提供纸板、木棍、小铃铛等材料,指导幼儿制作简单乐器(如沙锤、风铃)。- 制作与演奏:幼儿完成乐器后,分组进行演奏,教师引导感受音高、音色的变化。- 创意拓展:鼓励幼儿用玩具组合发出新声音,探索声音的奥秘。
4. 分组演奏与互动游戏(15分钟)
分组安排: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种或多种玩具。- 统一演奏:教师指挥,各小组按节奏演奏《玩具进行曲》,注意动作协调。- 游戏环节:
“找朋友”游戏:间奏时快速找同伴,增强节奏感。 - “乐器接龙”:传递乐器并配合音乐变化,培养协作能力。- 表演展示:邀请小组上台表演,其他幼儿投票评选“最佳创意组”。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回顾体验:与幼儿一起讨论活动中的感受,分享最喜欢的玩具和动作。- 延伸活动:布置家庭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用玩具表演音乐。
四、教学评价
观察指标: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乐器操作的兴趣、团队合作表现等。- 反馈方式:通过表扬、小贴纸等方式激励幼儿,针对不足提供个别指导。
五、注意事项
确保玩具无尖锐边角,活动室地面防滑,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受伤。2. 尊重个体: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度,对于害羞或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更多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