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劳动合同的签订需遵循法律规范,确保双方权益。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签订时间与程序
建立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需在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未签,需支付双倍工资。
形式要求
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电子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二、必备条款与内容
核心条款
- 劳动合同期限: 可约定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或以完成工作为期限。 - 工作内容
- 劳动报酬与福利:包括薪资、社保、休假等,需与岗位价值匹配。
- 劳动保护与条件:如工作环境、安全设备等。
- 试用期约定:
最长不超过6个月,薪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类岗位最低档工资。
- 合同终止条件:如辞职、解聘、退休等情形。
三、签订注意事项
用人单位需依法成立并具备支付工资、社保等资质,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形式与完整性
- 双方需签字或盖章,最后加盖公章并骑缝盖章。
- 合同需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避免空白页或篡改。
避坑指南
- 确认合同名称为“劳动合同”,避免“劳务合同”。
- 核对单位名称、盖章与实际入职单位一致。
四、争议解决
若发生争议,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时效为1年。
总结:
签订劳动合同时,需重点关注时间限制、条款完整性及双方签字盖章的合法性,通过协商明确双方权益,避免因合同瑕疵引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