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就业扶贫措施可综合近年政策文件及工作部署,从培训、就业、创业及保障等多维度进行梳理,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职业技能培训与教育支持
对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每年至少1次,补贴金额根据培训项目确定,部分贫困县可组织2次以上培训。
技校生教育资助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可免学费并享受助学金,部分政策要求生源地扶贫部门给予额外补助。
定向培养与就业对接
高校优先招收贫困劳动力,通过“技能脱贫千校行动”等专项计划,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二、就业促进与补贴政策
外出务工奖补
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贫困劳动力,省外就业最高补贴1000元、省内就业500元,每年最多享受1次。
交通与生活补贴
培训期间按每人每天60元、20元标准发放生活费补贴,交通费补贴已随政策调整取消。
创业扶持
提供创业贷款“贷免扶补”,经营良好的可获最高10000元一次性补贴。
三、产业支撑与就业渠道拓展
发展配套产业
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就近就业岗位,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
劳务输出补贴
跨省务工补贴300元/人、县外200元/人,鼓励企业组织劳务输出。
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在大型安置区设立服务站或窗口,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5000人以上安置区需设立专门机构。
四、兜底保障与监测机制
动态监测与帮扶
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数据库,定期开展就业需求调研,及时调整帮扶措施。
特殊群体保障
对因残、因病等无法就业的贫困群体,通过社会保障兜底,确保基本生活。
五、政策协同与目标
资金保障: 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就业补助资金等专项经费保障。 考核目标
以上措施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整优化,形成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确保政策精准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