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撒贝宁在多个场合分享过实用建议,综合其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志愿填报的基本策略
建议先用铅笔填写志愿,待成绩公布后再用黑色笔迹修改。这一步骤既能保留修改痕迹,又能避免涂改液等可能影响美观的文具。
分步调整
- 初步选择时不必过于纠结细节,可先根据分数、兴趣和职业规划填入一个“备选专业”;
- 若在填报后仍有犹豫,可对比不同专业的录取概率、发展前景等,逐步调整至满意选项。
二、专业选择技巧
排除法与兴趣结合
- 初期排除明显不符合条件或兴趣的专业;
- 若对某个专业存在疑虑,可结合自身优势、职业规划等因素综合判断,而非仅依赖分数。
参考权威建议
- 可通过《开讲啦》等节目获取专家建议,但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理性参考。
三、学校选择建议
冲、稳、保策略
- 冲: 选择略高于目标分数的学校,增加录取机会; - 稳
- 保:设置1-2所保底学校,避免因分数波动失去理想院校。
关注综合实力与特色
除分数外,需关注学校的学科优势、实习机会、就业前景等,避免仅以排名作为唯一标准。
四、心理调适建议
避免过度焦虑
若对选择始终犹豫,可先专注于备考,待结果更明确后再做决策;
若已确定方向,可列出选择该专业的3个理由,增强信心。
理性看待竞争
撒贝宁提到,顶尖高校的保送名额有限,多数考生需通过竞争获得录取资格,建议以平常心对待志愿填报过程。
以上建议综合了撒贝宁的实用建议与高考志愿填报的普遍原则,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