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推进就业扶贫需要系统化、精准化的措施,结合政策支持、岗位开发、技能培训等多方面工作。以下是具体实施路径:
一、建立精准就业服务体系
通过入户调查、电话访谈等方式,全面掌握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就业意愿、岗位需求等信息,建立动态就业台账。
优化公共就业服务
加强乡镇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提供职业指导、就业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定期开展就业帮扶活动。
二、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公益性岗位开发
开设保洁员、护林员、光伏公益岗等临时性、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
产业带动就业
支持扶贫龙头企业、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企业优先录用本地贫困群体。
三、强化技能培训与教育
分类培训体系
根据贫困群体需求,开展电商、种植养殖、电工焊工等实用技能培训,与职业学校合作提升培训质量。
创业扶持与教育引导
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为有意愿的贫困户提供创业培训、小额信贷支持,帮助其回乡创办小微企业。
四、政策支持与监督机制
财政与金融支持
落实税收优惠、金融补贴政策,降低企业负担,扩大生产规模以吸纳更多就业。
监督与评估
建立“督导组+包村干部”网格化监督体系,定期调度就业进展,对未就业人员实施动态管理。
五、其他关键措施
宣传与思想引导: 通过政策宣讲、成功案例宣传,激发贫困群体内生动力,改变“等、靠、要”思想。 动态调整与反馈机制
通过以上措施,乡镇可有效整合资源,形成政策、岗位、培训三位一体的就业扶贫机制,确保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