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就业家庭申请工作的流程可分为认定资格、申请就业援助和就业对接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一、认定零就业家庭资格
需提供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本、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学生证、家庭收入证明等材料。
提交申请
到户籍所在地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或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提交申请,填写《零就业家庭登记认定申请表》。
审核认定
街道劳动保障机构进行入户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家庭将获得《零就业家庭证明》。
二、申请就业援助
公益性岗位申请
填写《公益性岗位申请表》,附上《零就业家庭情况表》及相关材料,报县级就业服务机构。
- 岗位类型: 包括社区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专项服务、临时性岗位等。 - 补贴标准
参加由政府或企业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可获一次性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社会保险补贴
安置成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补贴。
三、就业对接与后续支持
岗位推荐与就业协议
通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推荐就业,或与用工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劳务协议)。
失业救济与低保
未就业成员可申请失业救济金或最低生活保障,需提供就业登记证。
定期复审与调整
定期接受社区走访核实,家庭收入或就业状况变化时需及时申报调整。
注意事项
材料真实性: 所有材料需经社区严格审核,提供虚假材料可能导致认定失败。 地区差异
主动咨询:认定后应主动关注政府发布的公益性岗位信息,避免错过就业机会。
通过以上步骤,零就业家庭可获得政策支持,提高就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