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农民工就业需要从政策支持、就业服务、权益维护等多方面入手,综合施策。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拓宽就业渠道
- 挖掘农业、养老、托育、家政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就业。
- 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拓展劳务输出空间,深化京津冀鲁苏等区域劳务协作。
支持返乡创业
- 优化创业政策环境,建设高质量返乡创业园,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等支持。
- 开展创业大赛等活动,推广成功经验,鼓励农民工返乡发展特色产业。
二、强化就业服务
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效
- 推进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打造“城市15分钟、乡村5公里”就业服务圈,加强就业供需信息对接。
- 开展大龄农民工就业指导、岗位推介等精准帮扶,建立劳务协作系列招聘活动。
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 开展建筑、维修、家政等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培训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参与订单、定向培训。
- 建立农民工技能培训电子档案,探索建立“岗位需要+技能培训+就业推荐”一体化模式。
三、保障权益
强化劳动权益维护
- 加强用工企业监管,依法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建立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 支持农民工在常住地、就业地参保,建立劳动维权咨询服务点,防止企业以年龄为由清退大龄农民工。
稳定脱贫人口就业
- 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优先保障脱贫人口就业,通过以工代赈、产业帮扶等措施扩大就业容量。
四、其他措施
金融支持: 推广“人社惠农贷”“人社惠企贷”,开发创业保险产品,优化金融服务供给。 政策协同
通过以上措施,既能稳定农民工就业,又能提升其就业质量,实现就业与权益保障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