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中薪资填写需遵循以下原则,确保合法性和明确性:
一、核心原则
协商一致原则
薪资条款需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协商确定,具体金额、支付方式等可灵活约定,但不得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
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无论约定金额如何,均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若仅填写最低工资标准或略高数值,可能被认定为不完整或存在隐患。
二、具体填写要求
明确工资构成
应包含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等,避免仅填写基本工资导致纠纷。例如:
> "基本工资:5000元/月,岗位工资:1000元/月,绩效工资:1500元/月(按销售业绩计算)"。
试用期工资规定
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约定工资的80%,且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例如:
> "试用期工资:4000元/月(约定工资5000元的80%)"。
支付方式与时间
需明确工资支付周期(如每月15日)、支付方式(银行转账)等细节,避免模糊表述。
三、补充与争议解决
补充协议效力
若合同未详细约定薪资,可签订薪资确认单或薪资构成协议,作为合同补充,与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争议处理依据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未约定工资的,按集体合同标准执行;无集体合同的,实行同工同酬。
四、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约”“大概”等模糊词汇,确保金额具体明确。
若涉及特殊工种(如计件、计时),需在合同中注明计算方式。
通过以上规范填写,既能保障双方权益,又能有效预防后续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