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中违约金的约定需严格遵循《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具体规则如下:
一、合法约定的情形
服务期约定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并约定服务期时,劳动者违约需支付违约金。计算方式:
$$
text{违约金} = frac{text{培训费}}{text{约定服务年限}} times text{未履行年限}
$$
且违约金不得超过培训费用或未履行部分应分摊的费用。
竞业限制约定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时,需按约定支付违约金。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支付违约金后仍需履行原劳动合同义务。
二、禁止约定的情形
除上述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其他违约金。违反该规定属于无效条款。
三、违约金的协商与调整
协商确定
违约金数额由双方协商一致,可约定具体金额或计算方式,但需在协议中明确标注。
司法调整
若约定过高或过低,法院/仲裁机构可依法调整。调整依据包括实际损失、合同履行情况及过错程度。
四、注意事项
违约金不影响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正常工资调整。
协议未约定违约金时,违约方可赔偿实际损失,但需承担举证责任。
以上规则确保违约金的合法性与公平性,建议签订协议时明确约定计算方式及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