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情况下填报志愿需重点关注政策变化、院校专业调整及录取策略,具体建议如下:
一、填报流程规范
通过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或目标院校官网完成志愿填报,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通常需填报“1个学校+1个专业(类)”,并选择是否服从调剂,部分省份允许填报多个专业。
仔细核对个人信息及志愿内容,提交前确认无误,部分省份需现场审核材料。
二、院校专业选择策略
顶尖高校扩招名额多用于专项计划,普通类考生受益较少;中西部双非院校扩招比例较高,东部985高校扩招较少。
热门专业(如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扩招明显,冷门专业可能缩减,需结合自身兴趣和就业前景选择。
参考近三年“一分一段表”,结合扩招计划调整预测位次,例如某校扩招200人后,往年排名10000位的考生可能降至10200位。
三、志愿顺序与梯度设置
将最希望进入的学校和专业放在前面,同时设置冲刺、保底志愿,形成梯度。
优先选择扩招院校新增专业(如双学位项目),竞争可能较小且资源更优。
四、特殊群体注意事项
需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到指定部门审核资格。
符合技能大赛获奖或高级工资格者可申请免试入学。
五、其他实用建议
通过走访图书馆、实验室、食堂等了解校园环境,避免仅依赖网络信息。
扩招政策、招生计划可能调整,需通过教育考试院或高校官网获取最新动态。
通过以上方法,考生可更科学地应对扩招带来的志愿填报变化,提高录取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