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解决就业问题的核心策略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涵盖产业升级、政策支持、技能提升和供需对接:
一、依托支柱产业深挖就业潜力
通过优化传统产业(如电力、电子)和新兴产业(如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形成完整产业链,提供稳定岗位。鼓励企业开展“夫妻档”“老乡工友”组团打工,降低员工流失率。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利用海岸线优势拓展海洋经济,通过土地、资本、技术合作缩小区域就业差距,稳定第一产业就业比例。
二、政策支持与减负措施
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创业补贴等,鼓励企业保留员工,同时开发政策性岗位及见习岗位,重点服务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
通过“稳就业十六条”“南粤春暖”等政策,强化供需信息匹配,建立1050个就业驿站,提供“15分钟步行就业服务”。
三、技能提升与产教融合
构建170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校企联合提供学徒岗位,实现“毕业即就业”,缩短岗位适配时间。例如,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技能人才缺口通过赛事选拔和定向培养解决。
通过在线职考平台、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帮助劳动者适应新岗位需求,累计开展413场招聘活动,提供42.3万个岗位。
四、创新招聘模式与供需拓展
通过线上直播、夜市招聘会等形式突破地域限制,2023年累计举办70场直播活动,覆盖1500万个岗位。
组织企业赴外省(如贵州)开展专场招聘,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同时为求职者提供更多选择。
通过以上多维度措施,广东正构建全方位就业生态,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