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资讯 就业资讯 怎么算是就业欺诈行为呢

怎么算是就业欺诈行为呢

发布时间:2025-05-09 06:50:44

就业欺诈行为的认定需结合《劳动合同法》规定与诈骗罪构成要件,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判断:

一、核心构成要件

怎么算是就业欺诈行为呢

主观故意:

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一方存在故意隐瞒或虚构事实的意图;

欺诈行为:

通过虚假信息(如薪资、岗位、资质等)或隐瞒真实情况诱导对方作出错误决策;

错误意思表示:

因欺诈导致对方在非真实意愿下签订劳动合同或变更协议;

因果关系与损失:

欺诈行为直接造成对方财产损失或权益损害。

怎么算是就业欺诈行为呢

二、法律适用区分

劳动合同无效情形:

用人单位以欺诈手段(如虚报岗位、薪资)使劳动者签订合同,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主张合同无效;

诈骗罪认定:

若涉及财产损失(如缴纳费用后无法就业),且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可能构成《刑法》第266条诈骗罪。

三、常见欺诈类型

虚假资质:

伪造学历、工作经历证明;

怎么算是就业欺诈行为呢

薪资与岗位虚假:

夸大薪资待遇、虚构工作内容;

入职要求异常:

要求缴纳押金、提供个人敏感信息。

四、防范建议

求职时需核实企业资质、合同条款,警惕“先缴费后入职”等异常要求,保留沟通记录作为证据。

温馨提示:
本文【怎么算是就业欺诈行为呢】由作者 流年如水 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学习笔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505356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