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志愿填报需严格遵循批次划分、志愿规则及专业要求,具体要点如下:
一、批次划分与志愿规则
- 仅限体育类志愿,填报时不得兼报理工类志愿(否则无效)。 - 本科提前批:省属公费师范生等专项招生,志愿以“院校+专业”为单位,每次填报1个志愿。 - 其他批次(如本科批、专科提前批):可兼报理工类志愿,采用“专业(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模式,每次最多填报60个志愿。
录取分两段
- 体育类本科录取在提前批完成,高职(专科)录取在第三批完成。未被体育类录取的考生可按兼报的理工类志愿继续投档。
二、填报注意事项
身体条件与专业要求
- 需通过省级体育素质测试(部分院校单独测试),且符合身高、视力、年龄等要求(如男生≥1.70米、女生≥1.60米)。 - 仅限运动训练、武术、民族传统体育三个专业报考。
志愿策略
- 冲稳保原则: 第一志愿填报略高于目标分数的学校,第二、三志愿为保底选择,同时兼顾热门专业。 - 服从调剂
- 仔细研读本省招生政策,咨询老师或学长,避免因信息误差影响志愿。 - 关注各院校对文化课成绩、专项成绩的具体要求。
三、填报流程
定位分数:
明确自己处于全省体育类一段线或二段线,确保志愿匹配。2. 填写规范:核对个人信息(姓名、证件号等)的准确性,妥善保管填报密码。3. 分次填报: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按时间顺序完成,不可跨批次填报。
总结:体育类志愿填报需严格按批次规则操作,结合身体条件、成绩定位及策略选择,确保志愿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