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校额到校志愿填报需结合政策规定、自身分数及志愿策略,具体要点如下:
一、校额到校的组成与录取规则
校额到校分为 市级统筹
和 校额到校,两者在同一批次填报,志愿顺序可灵活调整。录取条件
- 分数要求: 考生总成绩需达到430分(2025年最新政策),部分项目(如贯通项目)有单独分数线。 - 综合素质评价
校额到校在 提前招生录取后、统一招生录取前
进行,依据招生计划、考生分数及志愿顺序录取。二、志愿填报策略
志愿数量与填报规则
- 共设8个志愿,每个志愿下可填报2个专业方向。
- 志愿可混合填报,顺序可调整,但需注意:
- 不可填报有独立招生代码的实验班;
- 志愿间无需拉开档次,可不填满8个。
填报建议
- 冲一冲策略: 可填报比自己预估分数稍高的学校,增加录取机会。 - 保底策略
- 专业选择:优先选择有校额到校计划的学校,但需结合自身分数与兴趣综合考量。
三、注意事项
区划限制
市级统筹分为三档,考生需注意所在区对应的校额到校计划(如东城、西城、海淀相互锁区)。
信息核对
填报前需仔细核对学校名称、地址及招生计划,避免因信息错误影响录取。
四、其他相关说明
校额到校与普通统招志愿并行录取,但校额到校先于统招进行。
若校额到校未被录取,考生仍可参加统招志愿填报。
建议考生在填报前咨询学校或教育考试院,获取最新招生计划及政策解读,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填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