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派回生源地的填写要求,综合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填写原则
生源地通常指毕业生原籍所在地,即高考报名时的户籍地址。例如,北京某高校学生若户籍为福建厦门市,则生源地填写为“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民族街道办事处”。
档案接收单位
派回生源地时,档案需转至生源地的人事局或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填写单位名称时,应完整标注生源地的人社部门全称(如“XX省XX市XX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二、具体填写内容
单位名称
填写生源地的人事局或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名称,例如“XX省XX市XX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档案转递地址
填写生源地人事局的完整地址,需与单位名称中的行政区划一致。
联系信息
- 档案转递收件人:通常为该人事局内部指定人员。
备注说明
在档案转递信息栏添加备注“档案转回生源地”,确保接收单位明确。
三、注意事项
信息准确性
所有信息需与身份证、户籍簿保持一致,避免因地址错误导致档案无法接收。
材料准备
需提前联系生源地人事局确认接收流程,部分单位可能要求《就业报到证》签发单位盖章确认。
地区差异
具体填写格式可能因地区政策不同存在差异,建议通过当地人事局官网或就业指导中心获取最新要求。
四、办理流程补充
线上办理
登录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官网,选择“档案转回生源地”选项,按系统提示填写完整信息并提交。
线下办理
将填写好的《就业协议书》及相关材料(如身份证、学历证明)提交至生源地人事局,办理档案转递手续。
以上信息综合自各地政策及高校实践案例,具体以当地最新规定为准。若需进一步确认,建议咨询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生源地人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