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志愿填报中,“稳”和“保”是两种重要的志愿填报策略,具体含义如下:
一、 稳的定义与策略
选择往年录取分数线与考生成绩相当或略低的院校,录取概率较高,风险较低。
填报原则
- 优先选择平均录取排名低于或等于考生位次的学校,确保有较大把握被录取。
- 避免选择招生计划较少或录取波动较大的院校作为“稳”的志愿,防止因该校名额不足或录取标准提高而滑档。
录取概率
通常认为“稳”志愿的录取概率在70%-80%之间,具体取决于考生位次与该校近年录取数据的匹配度。
二、 保的定义与策略
核心概念
作为最后填报的志愿,选择录取难度最低、风险最小的院校,确保档案投档。
填报原则
- 严格遵循“三不原则”:
- 不拿新招生院校保底(未知因素多);
- 不拿招生计划少的院校保底(可能被挤掉);
- 不拿录取波动大的院校保底(录取结果不稳定)。
- 优先选择近年最低录取排名明显低于考生位次的学校,形成“保底优势”。
录取概率
通常认为“保”志愿的录取概率在90%-95%之间,是志愿填报的“安全网”。
三、 补充说明
冲:
略高于考生位次的院校,录取概率约30%-40%,适合冲刺理想院校。
垫:录取概率接近100%的院校,通常作为最后选择。
填报建议:
1. 先根据成绩和位次确定“冲”“稳”“保”的院校范围;
2. 在“稳”中选择1-2所备选院校,兼顾理想与现实;
3. 将“保”志愿放在最后,确保录取底线;
4. 填报时注意检查院校专业是否为考生心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