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志愿填报中考生号的填写,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考生号的查找方式
考生号是高考报名时由教育考试机构统一分配的唯一标识,通常包含以下信息:
考生号可在学生证、准考证、个人档案、高考报名确认单、身份证(前12位)或体检信息表中的条形码处找到。
考生号一般为15位数字或字母,包含年份(如2024年为“24”)、省份代码(如陕西省“61”)、市/县代码、考试类别代码(普通高考“1”)、科类代码(文史类“1”等)及考生顺序号。
二、填写注意事项
- 考生号通常为15位,部分早期考生号可能为10位(含4位年份代码)。
- 若考生号前有“0”,需完整填写(如“030201”)。
填写规范
- 用黑色签字笔在指定位置填写,确保清晰可辨,避免涂改。
- 填写后需与准考证上的考生号完全一致。
特殊情况处理
- 若忘记考生号,可通过省招办官网的“忘记考生号”功能申请重置(需提供完整报名信息,审核通过后重新生成)。
- 艺术生、体育生等特殊类型考生,考生号可能单独标注在术科准考证上。
三、核对与提交
核对信息
- 填写完成后需再次核对考生号、姓名、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确保与报名材料一致。
- 若发现错误,需及时联系学校或省招办更正。
提交方式
- 通过官方渠道(如省级招生系统)提交志愿时,考生号将自动关联,无需重复填写。
- 线下提交时,将填好的志愿表及考生号一并提交给学校或招生办。
四、常见问题
考生号与准考证号的区别: 考生号是长期有效的身份标识,准考证号是高考当天的临时编码,两者不可混淆。 信息泄露风险
建议考生在填报前仔细阅读本省《招生计划手册》或咨询学校招生办,确认考生号格式及填报要求。若需模拟填报,建议提前向学校申请获取考生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