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投档”是指省级招生办公室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志愿填报情况以及高校招生计划,通过计算机系统将考生的电子档案正式投递给对应高校的过程。具体说明如下:
一、核心定义
投档是高考录取的 起始环节,考生需通过此环节进入高校录取流程。只有投档成功的考生,才有机会被高校录取。
二、投档原则与方式
省招办按考生全省排名顺序进行投档,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匹配高校招生计划。例如,物理方向考生小方(611分,全省排名第19210名)的档案会在该分数段最后一名考生档案之后投递。
平行志愿投档规则
全国普遍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只进行一次投档,不补充投档。考生填报的多个志愿按顺序匹配,一旦匹配成功即停止投递后续志愿。
三、关键概念补充
投档线与投档排位
- 投档线:
指考生档案被投递的最低分数线,由全省考生排名和高校招生计划共同决定。
- 投档排位:考生在全省考生中的排名顺序,用于确定档案投递顺序。
投档是录取的 必要条件,但 不等于录取。即使档案被投递,考生仍需通过高校专业录取规则(如专业调剂、分数优先等)竞争录取资格。
四、注意事项
不服从调剂的风险:
若考生未选择“服从调剂”,且所报专业无其他考生档案,可能因档案已被投递而失去录取机会。
查询渠道:考生可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或官方合作平台查询投档状态。
综上,投档是高考录取流程中的关键节点,考生需合理规划志愿顺序与专业选择,以提高录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