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内考核制度的填报通常涉及个人自评、互评和领导评价三个环节,具体流程和内容如下:
一、考核对象与周期
团支部成员及团干部(需注意区分普通团员与团干部的考核标准)。
每学期进行一次,具体时间由团支部统一安排。
二、考核内容与标准
政治思想表现
- 思想积极进步,政治觉悟高,立场坚定。
-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参与政治学习。
工作态度与能力
- 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具备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 团干部需具备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习与自我提升
- 学习刻苦,成绩优良,能主动提升科学文化知识。
- 团干部需带头学习,发挥模范作用。
纪律与行为规范
- 严于律己,遵纪守规,无违规违纪行为。
- 团干部需以身作则,维护团组织形象。
三、考核方法与流程
个人自评
- 团员需根据考核标准填写自评表,总结本人一学期的表现,重点突出成绩与不足。
互评环节
- 团支部成员之间进行无记名互评,评价内容涵盖考核指标的各个方面,需客观公正。
领导评价
- 团支部书记或辅导员根据自评和互评结果,结合日常工作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占最终成绩的较大权重。
四、考核结果评定
等级划分
- 优秀(总评得分≥90分)。
- 良好(总评得分≥80分)。
- 合格(总评得分≥60分)。
- 不合格(总评得分<60分)。
特殊情形处理
- 受过严重处分(如警告、记过等)且未撤销者,直接评定为不合格。
- 获得校级及以上奖励或表现突出的,可评为优秀。
五、材料提交与反馈
材料准备
- 团支部需汇总个人自评表、互评记录及领导评价表,形成考核材料包。
提交流程
- 将考核材料提交至院团委组织部,具体流程按学校要求办理。
结果反馈
- 团支部需在一定范围内公示考核结果,接受团员监督,公示期无异议后报批。
注意事项
考核过程中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避免主观偏见。
团干部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推优入党等挂钩,需严格把关。
考核结果应用于团员教育管理,帮助其明确努力方向。
以上流程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建议结合学校或组织的具体要求进行细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