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分类调查表的填报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步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填报说明:
一、基本信息填写
- 填写完整市(州)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名称,确保行政区划划分准确。
- 样本编码需使用20位六级编码体系,包含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等层级信息。
住户基本信息
- 人口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婚姻状况、健康状况、职业、月收入、刚性支出等。 - 身份证号
- 联系方式:填写座机或手机,确保可联系。
二、家庭经济与困难情况
家庭经济状况
- 填写家庭收入、财产、支出等基础信息,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收支项目需及时记录。
- 金额填写需四舍五入取整数,确保数据规范性。
家庭困难综合情况
- 说明导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如疾病、残疾、失业等),并标注是否与申请材料一致。
三、住房与耐用消费品
住房情况
- 填写现住房及拥有其他房屋的基本信息,包括用途(自住/经营/办公等)。
- 对于租赁房屋,需标注租赁期限、租金及出租方信息。
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
- 列举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如家电、家具等),并说明使用状况。
四、其他关键信息
就业与社会保障
- 根据年龄结构分类填写就业状态(就业/灵活就业/未就业/在学学生/离退休等)。
- 填写社会保险参保情况(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人口变动与特殊事项
- 记录出生、死亡、怀孕等人口变动情况。
- 如有外出人口、外来人口或集体宿舍,需单独标注。
五、注意事项
数据真实性
- 所有信息需与身份证、户口簿等官方材料核对,确保一致。
- 收入、支出等数据需通过调查核实,避免虚报。
填写规范
- 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避免涂改。修改时需用双线划除原内容。
- 定期备份电子数据,防止丢失。
审核与签字
- 填写完成后需由入户调查人员两人以上签字确认。
- 被调查家庭成员需核对信息后签字。
通过以上步骤,可确保社区分类调查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为后续数据分析和政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