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报价表的填报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步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下是详细的填报指南:
一、基础信息栏
唯一标识报价单的编号;
如元/件、元/平方米等;
填写具体日期;
明确产品名称及型号规格;
需与规格/型号对应;
记录客户信息以便后续沟通。
二、成本构成栏
包括设备折旧、租金、无形资产摊销等长期性支出;
直接成本
- 材料成本: 外购或外协零件的实际采购价; - 加工成本
- 其他直接费用:如包装材料、运输费、税费等;
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分摊成本;
税金:
根据成本合计计算增值税、所得税等。
三、其他关键栏
- 零件/材料: 列出所有使用物料的名称、规格、单价、数量及损耗率; - 加工项目
- 外协件及劳务:包含外协加工费用、燃料动力消耗等。
- 部分材料若无批量单价,需在备注栏注明“样品单价”或“估人工成本合计价”;
- 价格有效期通常为30天,旧报价作废。
四、汇总与审核
成本总计:
汇总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及税金,确保与报价金额一致;
研发工程师填写初稿,分厂厂长或主管审核并签字;
需附设计图纸、市场报价单等支撑文件。
注意事项
数据准确性:所有数据需与生产计划、采购合同等文件核对;
动态管理:报价有效期为30天,需定期更新;
合规性:不含税额需根据实际税率计算。
通过以上步骤,可确保产品成本报价表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