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采取“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策略是比较保险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选择往年录取分数略高于自己分数且自己很喜欢的院校,但要注意这个高分还是有一定的限度,一般应该选择录取分数线高于自己分数线在0~10分以内的院校。
也可以选择排名比自己近三年录取位次低10%左右的学校。
选择往年志愿院校录取分数线等于或略低于自己分数线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投档概率比较大。
选择近三年录取位次刚好和自己位次差不多的学校。
选择往年录取成绩低于自己高考成绩的院校,作为保底志愿。
最后一个志愿的院校与第一个志愿院校总分差,要控制在15~20分之间。
此外,还有一些额外的建议:
合理设置平行志愿梯度:
平行志愿的填报策略是“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建议填报服从调剂,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各志愿间要拉开梯度,避免集中在某一高校或专业。
提前了解录取政策和历年录取分数线:
了解不同学校的录取政策以及历年的录取分数线,可以帮助更准确地评估自己的录取机会,合理安排保底志愿。
避免志愿过于集中:
如果分数没有绝对优势,不要将6个院校志愿全部填同一层次的学校,一定要选好保底学校。
核对招生章程:
仔细阅读招生章程,了解录取批次、平行志愿、加分政策等相关信息,避免因不了解规定而退档。
了解自己的成绩和全省排名:
准确了解自己的成绩和全省排名,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合适的高校和专业。
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专业:
参考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选择具有发展前景和适合自己能力的专业。
通过以上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高考填报志愿的保险性,增加被心仪学校和专业录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