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填志愿的规格,综合最新政策及各地规则,主要信息如下:
一、志愿数量与单位
2025年新高考改革后,全国统一设置 45个平行志愿
,其中:普通类考生最多可填报45个志愿;
艺术类、体育类考生最多可填报70个志愿。
志愿单位变化
志愿单位由“院校”调整为“专业(类)+学校”,即1个志愿对应1个专业组合+1所院校。
二、志愿结构
志愿组构成
普通类: 每个志愿组包含1个院校专业组(含6个专业志愿+是否服从调剂选项); 艺术/体育类
填报方式
考生需在志愿表中填写院校专业组代码及名称,部分省份(如北京、上海)按字母顺序排列,其他省份可能按分数段或院校综合实力排序。
三、填报规则
志愿顺序
通常采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策略,第一志愿为最优选择,后续志愿依次递减优先级;
部分省份(如福建、江苏)允许重复填报同一院校专业组。
特殊要求
部分院校(如军事院校、特殊专业)可能要求面试、体能测试等,需在志愿表中标注并符合相关条件。
四、注意事项
分省政策差异
不同省份志愿设置规则存在差异,例如:
北京:提前批次2个顺序志愿+本科一批4个平行志愿,共6个志愿;
上海:分三批填报,每批平行志愿院校数量从4个到8个不等;
新高考改革省份(如广东、湖北):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填报规则统一。
参考依据
建议考生以本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招生计划手册》或官方指南为准,结合自身分数、兴趣及职业规划综合填报。
以上信息综合了2023-2025年最新政策及各地实践案例,考生需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填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