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家长参与志愿者服务时填写信息的详细指南,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基础信息填写
- 姓名:
填写身份证上的全名(含姓氏和名字),确保与身份证号码对应。
- 身份证号:必须填写完整,中间无空格,用于实名制注册。
- 联系方式:填写家长手机号(非本人办理可填写其他亲属手机号),需确保准确。
- 政治面貌:非党员/团员选择“群众”,未办理身份证者填写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号码。
- 线下:
校外活动中心二楼办公室现场填报。
- 线上:通过“i志愿”公众号完成注册,需实名制填写上述信息。
二、特长与经验说明
特长栏填写
- 列举与志愿服务相关的专业技能,如医疗急救、教育辅导、艺术特长(音乐、绘画等)或体育技能(乒乓球、篮球等)。
- 例如:
- 医疗类:注明执业资格证号及擅长领域(如“医生,擅长心肺复苏”);
- 教育类:描述教学经验及学科专长(如“教师,5年英语教学经验”)。
相关经验补充
- 可添加过往志愿服务经历,包括活动名称、时间、职责及取得的成果。
三、注意事项
信息准确性
- 姓名、身份证号等核心信息需与官方证件完全一致,避免因信息错误影响后续服务匹配。
- 若未办理身份证,使用户口本上的身份证号注册。
协议签署
- 仔细阅读《志愿者注册服务协议》《“i志愿”系统使用协议》,同意服务条款后方可提交。
信息更新
- 若信息发生变化(如联系方式、特长调整),需及时在平台更新。
通过以上步骤,家长可高效完成志愿者信息填写,为孩子参与校外活动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