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2018年高考本科批次合并改革政策,志愿填报需遵循以下原则和策略:
一、志愿填报规则
- 共可填报15个院校志愿,分为3组:
- 第一志愿组(7个院校):
可填报1-2所分数稍高的院校作为“冲”的志愿,即使未被录取也不影响后续志愿投档;
- 第二志愿组(4个院校):选择与成绩相当、心仪的院校,作为主要录取依据;
- 第三志愿组(4个院校):填报录取把握较大的保底院校,建议选择计划较多、生源相对不足的院校。
二、填报策略
- 冲:1-2所往年录取分数略高于自己成绩的院校,用于突破分数限制;
- 稳:2-3所与成绩匹配的院校,确保核心志愿的录取;
- 保:1-2所录取分数低于目标线的院校,作为安全垫。
- 在同一院校内,按往年录取分数排序填报专业志愿,形成“冷热搭配”梯度(如前3个专业较热门,后3个专业较冷门);
- 若对某专业有明确偏好,可将该专业放在第一志愿组的前面。
- 系统按从前往后顺序检索志愿,先匹配第一志愿组,未录取则进入第二志愿组,以此类推;
- 建议将最想去的院校放在最前面,后续志愿拉开分数差距;
- 注意填报分省内外院校的平衡,但需结合自身分数与招生计划。
三、注意事项
结合近3年该校在本省的录取分数线、位次及专业录取规律,避免“高分低报”或“低分高报”;
若对专业无明确倾向,可优先选择录取分数稳定的专业;
多数考生倾向选择省内高校,但需关注省外优质院校的招生计划变化。
通过以上策略,考生可在扩大选择范围的同时,有效提高被理想院校录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