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指标生在填报志愿时,应遵循以下步骤和策略:
符合招生条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三年完整初中学籍,即从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起一直在报名所在初中学校就读,且取得该校三年学籍。对于市外转入的学生,需从初三年级第一学期起已在报名所在初中学校就读,并取得该校学籍。
考生在网上填报志愿时,首先填报普通志愿,然后选择其中1个有指标生招生计划的学校作为指标生志愿。每个学生限填报一所指标生学校,不得重复填报。
指标生批次志愿与第一批次志愿相互独立。如果考生要参加该校普通生录取,仍须在第一批次填报该校志愿。
指标生批次志愿与第一批次志愿相互独立。如果考生要参加该校普通生录取,仍须在第一批次填报该校志愿。
指标生一般建议冲高或者保稳(也就是前四志愿),不建议兜底(可能会被低录)。因为如果填低了有可能会被提前录取,到那时即使学生成绩达到第一志愿分数线,也不能被第一志愿录取。
根据各校的指标生录取数据,中末位校指标利用率通常很低,考生不要盲目冲高压指标,应勾选高出实力水平五分左右的学校。
指标生是单独排名录取,所以志愿填报应按照正常流程。如果名次在目标高中学校分配的招生名额内,就一定会被该高中录取。
高中学校录取指标生设最低控制线,该控制线不低于本校普通生录取线30分。
录取时,首先在中招录取系统中对入围指标生的指标志愿作相应技术标识,然后将指标志愿连同非指标志愿,与普通生一起划线投档。
不要为名校盲目追逐,尤其是一些本身并不了解和适应的学科或研究方向。在填报志愿时,应当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来进行申请,避免盲目跟风其他考生。
选校时不宜全部集中在同一批次学校,要合理分配各个批次学校的填报志愿数量和比例,并且还需要提前准备好各批次学校的资料、上传相关的证明材料等。
综上所述,占指标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充分了解自己的报考条件,合理选择指标生批次和普通批次的志愿,并根据自身情况和目标高中的录取规则,制定科学的填报策略。同时,建议咨询学校老师或专业人士,确保填报的准确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