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8年考研成绩的综合分析如下:
一、整体情况概述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于2018年2月下旬结束,初试成绩预计在2月中旬开始陆续公布,具体时间因院校而异。
分数线差异
- 学术学位类: 不同学科门类分数线差异显著。例如,经济学A类考生需达到330分,法学315分,文学345分,理学280分等;工学(不含工学照顾专业)A区线为260分,B区250分。 - 管理类联考
二、科目分数变化
学科门类动态
- 教育学、医学、法学专业分数上升,管理学、理学、工学、哲学、经济学专业分数下降,农学、艺术学、文学、历史学专业保持稳定。
- 2018年数学二难度被部分考生评为“史上最难”,但整体考生群体中仅少数人能取得较高分数(如130分以上)。
英语成绩特点
- 部分考生英语二成绩较低(如69分、80分),但68分以上考生占比超90%,说明整体英语水平较高。
三、考生竞争态势
分数分布
- 2018年考研竞争激烈,高分段考生较少。例如,数学二130分以上仅占考生的一小部分。
- 总分387分的考生排名18位,但未明确其报考院校,说明顶尖高校竞争尤为激烈。
学校差异显著
- 370分在普通本科或211高校可能是较好成绩,但进入清华等顶尖学府需更高分数。
四、备考建议
关注官方渠道
- 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网查询成绩,注意核对个人信息及考场状态。
合理规划复试
- 复试内容与初试相关,建议系统复习专业教材,并关注目标院校的复试要求。
五、总结
2018年考研整体竞争压力较大,考生需结合自身分数与目标院校要求制定策略。英语和数学仍是重点科目,但需理性看待分数波动,结合复试表现综合评估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