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肢体语言的考察内容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 仪态仪表:考察走路、站立、转身、鞠躬等动作的规范性,以及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表现力
- 行走表现:要求步态自然大方、有节奏感,体现朝气与专业素养
舞蹈类校考肢体语言
- 基本功:包括芭蕾基训(控腿、平转等)、软开度及身体协调性
- 表演要求:通过舞蹈剧目展示套路组合(如摩登舞、拉丁舞),需结合音乐情感与肢体语言
- 即兴表演:依据随机音乐进行舞种不限的即兴创作,考察创造性表达
表演类校考肢体语言
- 表现力与情感: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传递角色情感,要求台风自然
- 互动能力:在表演中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和肢体互动
播音类校考肢体语言
- 体态与表情:要求站姿挺拔、表情自然,传递专业自信
- 基础训练:通过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增强核心力量,矫正体态
通用要点:
所有专业均注重动作的规范性、节奏感及与表现内容的协调性,部分专业(如舞蹈、表演)还强调即兴创作能力。建议考生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性训练,如舞蹈类加强基训,播音类注重站姿与表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