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的经济性选择需根据降水深度、土层特性及工程需求综合判断,具体如下:
- 适用场景:
低水位地区、土层渗透系数小(≤50m/d)或允许放坡的工程。 - 优点:施工简单、成本低,适合排除潜水、施工用水及天降雨水。 - 局限性:单独使用在高水位地区易导致边坡渗水,需配合其他方法。
- 适用场景:
基坑面积小、降水深度≤6m。 - 优点:设备轻便、经济实惠,施工安全。 - 局限性:深度超过6m需多级井点系统,且对场地空间要求较高。
- 适用场景:
土层渗透系数小(0.1-50m/d),降水深度8-20m。 - 优点:设备轻型,降水深度广。 - 缺点:系统复杂、能耗高,费用较贵。
- 适用场景:
土层渗透系数大(20-200m/d),需深层降水(≥3-5m)。 - 优点:单井出水量大(50-100m³/h),适合潜水层降水。 - 缺点:设备投资高,适用于土层条件较好的场景。
总结:
经济性优先:明沟加集水井(低水位、小渗透系数)和一级轻型井点(小深度、简单施工)最经济。- 深度要求高:喷射井点(8-20m)和管井井点(深层降水)更适用,但需权衡设备成本与工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