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科技局可以通过以下多维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企业培育与创新主体强化
积极推荐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企业评审,2024年共推荐108家企业,其中48家获认定,55家通过专家评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84家,增幅19.8%。通过“科技局+科创中心+科创公司”三位一体体系,强化政策宣传与资源整合。
科创平台建设
- 完成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1家(创之汇),培育国家级众创空间后备梯队1家,支持国轩电池材料建设省级低碳能源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
- 续签辰航院士工作站,深化与高校及企业的合作。
管理期企业服务
建立高企、科小企业台账,指导企业完善科技创新基础工作,确保政策红利普惠性覆盖。
二、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创新政策优化
调整自主创新政策,2024年发放政策补助资金1448.68万元,同比增长28.4%,其中“免申即享”奖补资金占比96.2%。
- 2025年财政科技支出1385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持续加大投入。
精准服务企业
组建专项服务组,深入重点工业企业开展“保姆式”指导,帮助企业规范研发投入管理,提升申报成功率。
三、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技术成果转化
推动58家新成立企业的技术合同交易登记额11.75亿元,促进“地下金属矿智能开采关键技术”等3项成果获国家级奖项。
- 建成北京印刷学院等3家技术转移中心,新增技术转移项目数量居县区首位。
产业链协同创新
促成“先用后转”专用保险首单,支持文成县3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省级重点项目榜单,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四、组织建设与效能提升
目标管理考核
实行干部目标管理考核上墙公示制度,2025年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县工作进入国家科技部报批程序,推广新技术39项。
- 2023年通过科技部考核,连续8个月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排名前三。
创先争优活动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载体,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等活动,提升科技局服务效能,连续八年获全省科技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五、其他关键举措
深化技转机构建设: 新增3家省级技术转移中心,完成率居全市第一。 强化统计与协同联动
通过以上措施,县区科技局可在企业培育、政策支持、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取得突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