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最东端的位置,综合权威资料和考古发现,存在两种主要观点:
一、主流观点:虎山长城为最东端
虎山长城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境内的鸭绿江东岸,具体在虎山镇北,是明成化五年(1469年)修建的防御工事,起止于鸭绿江两岸。
历史依据
明代《明史·兵志》明确记载:“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关”,与山海关并称“明长城之两头”。2010年考古发现与《明史》记载相符的明长城遗迹,进一步确认了虎山长城的东端起点地位。
文化意义
虎山长城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山”,因形似猛虎卧江得名,是明长城东段的重要节点。
二、次要观点:山海关为传统认知
传统说法
山海关(老龙头)是明长城的“三大奇观”之一,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因“入海处”景观得名,长期被视为明长城东端起点。
争议原因
该说法源于对历史记载的简化理解,未考虑明代长城东段实际延伸至鸭绿江的事实。
三、补充说明
汉长城东端: 吉林省通化县境内的汉代烽燧(2010年发现)更早,但属于汉代长城,不属于明长城范畴。 争议解决
综上, 虎山长城是明长城最东端的历史依据更充分的结论,而山海关则因文化象征和地理位置常被误认为东端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