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遇到骚扰时,应采取以下综合措施来保护自己:
一、立即停止接触并保留证据
遇到性骚扰行为(如言语调戏、暧昧举动、身体接触等)时,要立即停止接触,并通过严肃语言表明拒绝态度,例如:“请停止这种行为,我感到不适”。
保存相关证据
记录骚扰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人员及具体行为,包括短信、邮件、录音、录像等。社交媒体信息(如聊天记录、动态)也需妥善保存。
二、利用学校资源寻求帮助
报告校内机构
多数海外高校设有24小时紧急求助电话(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分校内/校外保安电话),或向学生事务处、人权委员会等专门部门投诉。
参与安全教育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培训,了解性骚扰的定义、预防措施及应对流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法律与权益保护
了解当地法律
研究所在国家/地区关于性骚扰/性侵犯的法律法规,明确行为边界及法律后果。
报警与法律途径
若行为涉及身体威胁、暴力或犯罪(如强奸),应立即报警,并提供详细证据。可咨询法律专业人士维护权益。
四、心理支持与社会援助
寻求心理疏导
性骚扰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建议通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或专业机构获得支持。
加入支持团体
参与留学生互助组织(如“We Believe Survivors”),与其他受害者交流经验,增强应对能力。
五、预防与长期策略
改变日常习惯
避免单独与可疑人员相处,减少暴露风险。出行时选择人多的路线,并告知亲友行程。
倡导文化包容
通过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减少因误解引发的冲突。
特殊注意事项
跨国骚扰处理差异: 若骚扰发生在本国,需通过中国使领馆或国内机构求助;若在海外,优先考虑当地法律程序。 保留证据的重要性
案例参考:中国女留学生Betty在澳遭遇导师性骚扰后,通过报警、转学及法律途径维权,最终摆脱了持续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