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被defer时,虽然暂时无法进入校园,但仍有机会通过后续步骤提高录取概率。以下是关键应对策略:
一、确认录取状态与学校政策
早申被defer通常保留录取资格,但需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申请;常规申请被defer则需等待校方通知。
查阅邮件细节
仔细阅读Defer通知,了解是否需要补充材料或参加面试,以及截止日期。
二、更新与补充申请材料
提交最新成果
包括成绩单、奖项证明、课外活动记录等,展示学术和课外能力的提升。
撰写持续兴趣信(LOCI)
以情书形式表达对学校的热爱,提及特定课程、教授或校园资源,并说明如何为学校带来价值。
优化推荐信
可请高年级教师或外部推荐人撰写新推荐信,突出近期成就和潜力。
三、调整选校策略
重新审视目标校
确认是否仍为首选,或考虑其他有潜力的学校,避免因单一学校过度集中风险。
分层选校清单
- 冲刺学校: 保留早申阶段表现突出的院校; - 目标学校
- 保底学校:确保有录取保障的学校。
四、保持积极沟通
主动联系招生官
通过邮件或电话说明补充材料进展,表达持续兴趣,避免因沉默引发疑虑。
关注录取偏好
研究目标学校录取趋势,调整申请策略以契合其偏好。
五、常规申请与后续规划
继续准备常规申请
不可忽视其他申请渠道,确保按时提交完整材料。
关注ED II或RD机会
若在ED I阶段被defer,可考虑ED II阶段申请其他学校;常规申请阶段被defer则需关注最终录取结果。
六、心态调整与时间管理
避免过度焦虑
被defer是申请流程中的正常环节,保持积极心态,避免因临时挫折影响后续准备。
制定时间表
每月更新申请材料,确保所有学校都在截止日期前收到最新信息。
通过以上步骤,既能展示持续进步,又能灵活调整策略,提高最终录取机会。关键是根据学校反馈和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申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