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制作简易净水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实验原理
通过物理过滤和化学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不溶物和部分有害物质。主要材料包括:
活性炭利用比表面积吸附有机污染物和异味;
如沙子、碎石子用于增强过滤效果。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
- 两个塑料饮料瓶(带盖,底部剪开)
- 棉花、石英砂、活性炭、滤纸
- 滤纸折叠框(可用砂纸粘合边缘)
- 橡皮筋或绳子(固定装置)
- 碎石子(可选)
- 烧杯、漏斗
- 电子天平(可选,用于称量活性炭等材料)
- 砂纸(制作滤纸框架)
- 胶带(固定瓶段)
三、实验步骤
- 将一个塑料瓶底部剪开,保留瓶口作为出水口,瓶底打孔用于排水
- 在瓶内依次铺入:滤纸 → 沙子 → 碎石子 → 活性炭(各层约1/4高度)
- 用橡皮筋或绳子固定瓶段,确保连接牢固
- 将另一个剪开的塑料瓶作为过滤桶,底部放上滤纸折叠框
- 用纱布蒙住过滤桶底部,通过橡皮管连接水源和出水口
- 调试水流方向,确保水能顺利通过过滤层
- 将自来水缓慢倒入过滤装置,观察水质变化
- 可重复使用活性炭层吸附残留物质
四、注意事项
过滤效果:
该装置可去除悬浮物、泥沙、部分细菌和异味,但无法杀灭病毒和细菌,仅适用于非致病性水源
实验需佩戴护目镜,避免化学物质接触皮肤
可加入麦饭石等矿化材料提升水质,或使用多层滤材增强过滤能力
五、实验拓展
水质检测:使用pH试纸、浊度计等工具检测净化前后的水质变化
设计创新:尝试不同过滤材料组合(如加入活性炭层后包裹滤纸),观察净化效果
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可掌握净水器制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