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初中生画人物速写需要结合基础教学与实践训练,以下是具体方法与步骤:
一、基础理论教学
- 讲解“立七坐五盘三半”的基本比例规律,通过教师自身测量不同姿势(站立、坐姿、盘腿)得出:站立时身高约7个头高,坐姿5个头高,盘腿3.5个头高。强调实际绘画中需根据模特的年龄、身高调整比例。
- 介绍人体动态线(如脊椎线、肩胛骨横线、骨盆带横线)和体积感(头部、胸廓、骨盆的立方体造型)的构建方法。
动态捕捉与姿势训练
- 通过教师示范不同动态(如行走、坐姿、手势),引导学生观察关节运动规律。
- 安排学生用简单线条(如几何图形)练习动态结构,例如用圆形画头颅,三角形画身体等。
二、实践技能训练
线条与动态表现
- 教导学生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人物动态,强调线条的轻重、缓急与动作的关联性。
- 通过“站七坐五盘三半”的比例关系,练习动态构图,例如画看书、站立等姿势时头部与手部的高度差。
结构简化与特征概括
- 引导学生用几何形状概括人物头部、四肢等主要部分,减少细节刻画。
- 练习用短线表现衣纹转折,避免过度渲染。
三、教学方法与注意事项
从易到难
- 先从静态姿势(如坐姿)入手,再过渡到动态姿势。
- 逐步增加难度,如结合表情、手势等综合动态。
观察与模仿
- 让学生观察真实人物或照片,分析结构与动态关系。
- 通过临摹优秀作品,掌握线条运用与画面布局技巧。
工具与习惯培养
- 推荐使用铅笔、炭笔等工具,强调线条的轻重、疏密变化。
- 培养学生快速观察、果断起笔的速写习惯。
四、课堂活动建议
互动练习: 教师示范动态后,学生分组模仿并互相评价。 生活素材收集
定期展示与反馈:展示学生作品,针对结构、线条等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既能掌握人物速写的基本技巧,又能逐步提升观察力与表现力。坚持练习是关键,教师需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