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改革后,录取模式发生了重大调整,主要变化如下:
一、录取批次改革
自2017年起,山东将传统的一本和二本录取批次合并为统一本科批次,所有本科院校均在此平台上招生,考生不再区分批次。
录取规则调整
-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按考生分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投档考生填报的专业院校,志愿顺序优先。 - 平行志愿与专业优先
二、志愿填报变化
- 从“学校+专业”改为“专业(类)+学校”,考生需先选择专业类别,再填报具体院校。
- 增加了专业调剂志愿的取消,各专业缺额通过征集志愿完成。
志愿数量与操作便利性
- 考生志愿数量增加,需综合考虑院校选择与专业匹配度。
- 系统支持分批次投档,但一轮投档结束后若未被录取,考生只能进入下一批次或征集志愿。
三、其他配套改革
考试科目调整
- 夏季高考科目为“3+3”,即语文、数学、外语+3科选考科目。
- 部分高校新增“6选3”科目组合供考生选择。
录取依据多元化
- 除高考成绩外,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校录取的参考依据之一。
- 高中阶段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也纳入录取考量。
四、录取机会与影响
录取机会: 批次合并后,考生可选择院校数量大幅增加,竞争压力相对分散。 录取质量
综上,山东高考改革后通过“3+3”模式实现批次合并,录取规则更注重分数与志愿匹配度,考生需适应新的志愿填报方式并合理规划志愿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