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场内的安全保障措施极为严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理安全防范
人员管控严格
录取场实行封闭式管理,非工作人员需通过多重验证(如身份核验、工作证权限检查)后方可进入核心区域。例如,山东财政学院国际交流中心设置三道关卡,包括高校门口、宾馆入口和录取大厅,均需武警24小时站岗。
技术监控全面
- 全场安装大量摄像头,覆盖楼梯口、办公室门口、核心工作区域等关键位置,实现无死角监控。 - 实时显示网络动态和安防预警信息,通过技术手段防范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
通信管理严格
录取期间禁止外部手机信号,工作人员需通过专用通讯设备保持联系,减少信息干扰。
二、流程规范管理
分区域权限管理
不同职能组(如招生计划组、投档管理组、监督组等)设置独立办公区域,工作人员佩戴不同颜色工作证,严格限制串岗。 例如,普通高校招生联络组下设的录取检查小组,仅能访问指定区域,且需佩戴红色或橙色工作证。
退档考生复核机制
对退档考生名单进行严格审核,发现不合理退档会主动与高校沟通并标明“请复议”,确保录取政策执行到位。
三、应急响应机制
健康监测与防疫措施
所有人员每日多次测温、佩戴口罩,封闭环境内实行防疫管理。若发现发热人员,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流程。
安全问题实时监控
通过大屏幕显示系统运维小组实时监控网络、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总结
高考录取场通过物理防范、流程规范和应急管理等多重措施,确保录取工作安全、公正、公开。这种严格管理机制是维护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