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低龄留学生写信时,需注意信件的个性化、真诚性和结构化表达。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称呼选择
可称呼"亲爱的名字"(如"亲爱的小明")或"尊敬的教授/导师";
优先使用"尊敬的教授/导师"。
二、结构与内容要点
1. 开头
目的说明
:简短介绍写信目的(如祝贺、询问、推荐等);关系说明:说明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师生、朋友、亲属)。
2. 主体
分点阐述 生活适应
学术进展:关注课程学习、项目参与情况,分享学习资源;
社交与活动:鼓励加入社团、参与讲座,丰富留学生活;
未来规划:了解职业目标,提供学术或职业发展建议。
3. 结尾
表达祝福:学业有成、生活愉快;
保持联系:提供联系方式,期待后续交流。
三、写作技巧
结合收信人兴趣、经历展开,避免模板化;
用实例证明能力(如项目经验、竞赛获奖);
使用"请/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注意时态和语法;
避免直白批评,用"可能改进的地方"替代"错误"表述。
四、注意事项
提前准备:明确写信目的,收集相关资料(如成绩单、推荐信);
审稿修改:检查拼写、语法,确保内容连贯;
隐私保护:不公开敏感信息(如家庭矛盾、未解决纠纷)。
通过以上方法,既能表达关心与支持,又能为留学生提供实际帮助,促进其适应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