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名中的ABCD志愿是用于平行志愿填报的顺序标识,代表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优先级。具体说明如下:
A、B、C、D分别代表第一至第四志愿,按顺序递减录取概率。例如,A志愿为首选,若未被录取则依次考虑B、C、D志愿。
平行志愿机制
在平行志愿模式下,计算机按顺序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以本科批次为例,通常设置A、B、C三所院校(部分省份扩展至A、B、C、D五所),从高分到低分匹配考生档案,一旦匹配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完成投档。
不同批次的设置差异
- 提前录取批次: 通常仅包含A、B、C三所院校。 - 本科批次
- A段:
首选志愿,选择最心仪且符合自身分数的学校。 - B段:保底志愿,确保有较低风险被录取的学校。 - C段及以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需注意志愿梯度合理性。
总结:ABCD志愿是平行志愿的顺序编码,通过递减优先级和院校组合,实现分数与志愿的匹配,考生需结合自身成绩和院校综合实力合理排序。